一位开国中将竟然凭空“蒸发”了!连周总理都找不到他在哪里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说起来这事儿真是让人既愤怒又心疼。吴克华这个名字,懂军史的人都不陌生。塔山阻击战的指挥官,四野的猛将,1955年授衔开国中将。可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老将军,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年代,莫名其妙就“人间蒸发”了。
塔山英雄莫名消失,连总理都急了
吴克华当年在塔山阻击战中的表现,那叫一个精彩。作为东北野战军四纵司令员,他硬是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,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。新中国成立后,这位战将继续在军中发光发热,担任过不少重要职务。
不过好景不长,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,连这样的开国功臣都没能幸免。吴克华和萧华、莫文骅等四野将军一起,无端遭到诬陷,被秘密关押起来。这一关就是4年多,期间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下落。
1971年“九一三事件”后,形势开始有了变化。一些被迫害的将军陆续复出,周总理对这些老同志的处境十分关心。可是有个大问题摆在面前:吴克华到底在哪里?没人知道!
周总理心里清楚得很,吴克华是被冤枉的,必须要恢复他的工作和名誉。可问题是人都找不到,怎么平反?这可把总理给急坏了。
李德生接下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
1972年初,周总理把这个棘手的任务交给了总政治部,确切说是交给了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。别看李德生当时官职不小,但这活儿真不好干。
李德生这个人挺有意思,出身二野,六七十年代升得特别快,深得毛主席赏识。战争年代他也是个“武将”,抗美援朝时当12军副军长,上甘岭战役都打过。虽然之前很少搞政工,但毛主席觉得他这人忠厚可靠,做事老练,1970年就让他当了总政治部主任。
接到这个任务,李德生可没有乱来。他心里门儿清:吴克华出事前是炮兵司令员,他被关押肯定和炮兵部队脱不了关系。现在九一三事件刚过去,把一个开国中将无端关押4年多,很多人都要承担责任。要是直接去要人,搞不好这些人会狗急跳墙,到时候更找不到吴克华了。
“提审”二字妙计显神通
思来想去,李德生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。他大笔一挥,批了个条子:提审吴克华!
这一招真是太巧妙了!那些关押吴克华的人一看到“提审”两个字,立马就放心了。什么叫提审?说明上级还是认为吴克华有罪呢!既然如此,那就没啥可担心的了。
果然,这招奏效了。吴克华确实被关在炮兵司令部招待所的一间地下室里,阴暗潮湿,环境恶劣得很。4年多来,将军被审讯了无数次,但他能说什么呢?只能重复那句“我有罪”,可具体什么罪状,他自己都说不出来。
长期的精神折磨,几乎把这位铁血将军给整垮了。那些关押他的人,害怕被追责,上下串通,对吴克华的下落闭口不谈。直到收到总政治部的“提审”批条,他们才算松了口气。
重见天日的感人一刻
李德生派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去炮兵部队,田维新顺利见到了久违的吴将军。此时的吴克华,形容憔悴,精神恍惚,见到田维新还在嘟囔着“我有罪,我有罪”,那场景真是让人心痛。
田维新赶紧迎上去,紧紧握住将军的手:“吴克华同志,别紧张!是周总理和李主任派我来的,带您出去安排工作!”
吴克华虽然被关了这么多年,但毕竟是久经考验的老革命,很快就从田维新的话语和神态中明白了外面形势的变化。那一刻,将军眼中重新闪烁出了光芒。
“小字辈”的大恩情
重获自由后,吴克华专门到总政治部向李德生等人致谢。说起来,无论是李德生还是田维新,论资历在吴克华面前都算是“小字辈”,但将军落难时他们能伸出援手,这份情谊让人感动。
1974年,吴克华终于得到了中央的正式平反,不久后出任铁道兵司令员,后来还担任过乌鲁木齐军区、广州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。1987年将军去世时,按照他的遗愿,骨灰没有进八宝山,而是埋在了塔山公墓,与昔日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。
历史的沉思
回头看这段历史,不禁让人唏嘘。一个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中将,竟然会“消失”4年之久,这本身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悲剧。幸好有周总理的关心,有李德生的智慧,才让这位老将军重见天日。
李德生的那招“提审”,真是把智慧用到了极致。在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,直来直去肯定不行,必须要有策略,有手段。这也说明了毛主席看人的眼光确实独到,李德生确实是个忠厚而又有能力的人。
你怎么看待那个年代的这些往事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!
倍悦网配资-杠杆买股票-股票配资怎么办理-2024配资查询网站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