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手机时代,我们每天的生活往往变成了这样:手指习惯性地上下滑动屏幕,看一个接一个短短的视频。这些视频可能挺有趣、挺新奇,让人一刷就停不下来,就像吃了小糖果一样,马上能感到一点小开心。为什么会停不下来呢? 因为大脑会分泌一种叫“多巴胺”的物质,让你觉得“哎,这个不错,再刷一个看看!”
但问题在于,这种快乐很不持久。就像喝一瓶甜汽水,喝的时候挺爽,喝完嘴里就觉得发腻、有点渴了,甚至感觉有点空落落的。这些瞬间的娱乐刺激,通常不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深刻的东西。
而且,更让人有点“绕进去”的是:
• 感觉看了很多,但啥也没记住: 刷了三小时,关了手机一想,好像看了很多搞笑猫猫、旅行风景、美食教程、或者一些所谓的小知识,但真要问你具体学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?或者哪个视频的内容细节记得清清楚楚?往往是一片模糊。
• “猜你喜欢”反而困住了你: 软件很“聪明”,会拼命推荐它认为你喜欢的东西。这听起来是好事,对吧?但时间长了,你就只看到你想看(或者它想让你看)的那一类信息,其他的新观点、新领域你反而接触不到了。这就好像在一个迷宫里,虽然每条路都挺亮堂(有视频看),但你总在熟悉的几条路上打转,眼界反而变窄了。那些刷到的零零碎碎的“知识”,根本串不起来,更谈不上应用。
这时候,放下发烫的手机,试着换一种方式——拿起一本纸质书(或者用阅读器专心读,尽量不分心)。
你可能会立刻感受到明显的不同:
1. 节奏慢下来了: 没有自动播放、没有下一个诱惑。你需要一行行、一页页地看下去。你必须保持专注,让脑子动起来去理解文字的意思,跟着作者的思路走。这就好比吃一顿精心准备的饭菜,需要细细品味,而不是狼吞虎咽地塞零食。
2. 思考在发生: 不像短视频直接塞给你结论或者刺激的画面,书需要你主动去加工文字信息,想象场景,理解逻辑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大脑的一种锻炼。
3. 收获的满足感更扎实、更深远: 当你读进去,读到某个地方:突然明白了困扰你很久的道理; 或者发现书中描述的某种感受,正是你自己有过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的; 又或者被书中的智慧深深打动,仿佛和一位智者促膝长谈…… 这种顿悟、共鸣和深刻的理解,带来的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“饱”,一种长久的充实和智慧增长的愉悦。
4. 知识能串起来、记得牢: 因为是在一个连贯的逻辑和框架下去阅读和思考,这些信息不再是散沙,而是能搭建在你脑海里的知识结构上,不容易流失。
所以说,刷短视频像是快速吞下一堆五颜六色的糖豆(当下甜爽后空虚),而深度阅读更像是享用精心烹饪的大餐(过程可能不那么“嗨”,但营养丰富,回味悠长)。 虽然短视频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,很难完全避免,但懂得主动关掉它,去投入一段宁静、专注的阅读时间,才能真正给自己的大脑和心灵加满高质量的“营养”,获得那些碎片信息无法给予的珍贵体验和深度满足感。
倍悦网配资-杠杆买股票-股票配资怎么办理-2024配资查询网站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